電話:
021-67610176傳真:
基因測序儀打開國產化大門
[導讀] 日前在“中科紫鑫BIGIS二代測序系統推介會"上,全場所有人都將目光鎖定在我國*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代基因測序儀——BIGIS系列產品上。因為它的出現,*我國在基因測序產業鏈上游設備制造的一項空白。
在新的產業格局下,進一步推動基因測序技術產業的協作,已成為業內共識。多位專家表示,我國基因測序產業需要政策、資本、技術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,加強基礎研發與應用領域的密切溝通,聯合推動方能促進產業快速發展。
日前在“中科紫鑫BIGIS二代測序系統推介會"上,全場所有人都將目光鎖定在我國*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二代基因測序儀——BIGIS系列產品上。因為它的出現,*我國在基因測序產業鏈上游設備制造的一項空白。
中科紫鑫科學家任魯風告訴記者,BIGIS憑借高度集成的模塊化設計及完善的上下游配套服務,讓測序變得更加簡單。而國產測序儀的問世,不僅打破了基因測序儀器及試劑耗材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,降低測序成本,還將帶動國內整個基因健康產業的發展,保障國家生物信息安全。
不過,相比國外基因測序產業的風生水起,國內取得進步的同時依然存在諸多問題。多位業內人士呼吁,技術創新須要產業和資本的及時跟進,國內基因測序產業亟須將政策、資本、技術等各方形成合力,以各領域協作的形式推動產業良性發展。
有望擺脫進口局面
隨著測序技術與產品的迅速迭代更新,各國紛紛開啟醫學計劃,BIGIS二代測序系統的問世則被業內譽為“中國醫學的畫龍點睛之作"。
在中科紫鑫BIGIS二代測序系統樣品展示區前,與會嘉賓表現出極大興趣。據任魯風介紹,BIGIS測序儀具有吸睛的三大優勢,首先,其外形大小非常適合中小型實驗室,便捷的觸摸屏設計無須用戶配備鼠標鍵盤等附件;其次,完善的上下游配套系統,“傻瓜式"操作流程使測序變得更加簡單,即使沒有專業背景,也可完成測序操作,解決了客戶對于新一代測序分析的后顧之憂;zui后,國產化的試劑和芯片打破了壟斷,降低了測序成本,這也是此次推介會吸引嘉賓眼球的zui大亮點。
BIGIS測序儀由中科院基因組所和半導體所共同參與研發,是整合了一系列機電控制、微流體、光學和軟件控制系統的高度集成的新一代測序平臺。經過工程化后,目前已成功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,完成整機測試,達到并部分超越主流設備技術指標。更重要的是,其成本低于進口設備的1/3,應用成本低于進口設備的1/5,將*改變我國基因測序儀*依賴進口的局面。
任魯風稱,BIGIS測序系統可提供包括全基因組測序、靶向區域重測序、數字表達譜分析等在內的全套測序解決方案,廣泛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病因鑒定與基因診斷、遺傳病基因診斷與篩查、腫瘤與血液病的基因檢測與個體化診療、檢驗檢疫以及藥物基因組學等多種健康與疾病相關領域。
目前,中科紫鑫正在進行BIGIS二代測序儀規模化生產前的相關準備工作,預計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正式投入批量生產。
“未來,我們要在美國建立研究機構,跟的數據公司合作,成立中科紫鑫產業園,實現整個基因測序系統上下游產業的整合,年總產量將實現1萬臺。屆時,在中國無論是新生嬰兒還是老態龍鐘的老人,都會用自己的測序儀進行基因測序,人均費用也會降到1000元內,終結抗生素及藥物濫用的現象。"中科紫鑫董事長殷金龍承諾道。
產業發展“攔路虎"
在任魯風看來,作為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測序儀,BIGIS產品將更加接“地氣",更加符合國家生物信息安全的要求,有望以競爭力的技術和價格優勢獲得市場肯定。
根據Markets&Markets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,2014年二代基因測序的市場為25億美元,預計2020年將達到87億美元,年復合增長率23%。其中,二代基因測序是基因學領域中增長zui快的子行業,超過基因芯片和PCR技術。
面對基因測序潛力的市場前景,科技部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處長王德平表示,基因測序技術及產品研發也將被列為我國“十三五"計劃中的重要一項。
“基因測序技術是生命科學、疾病治療等領域的基礎技術,通過深入的信息挖掘,可衍生很多產業。醫療、移動醫療都是以測序技術為基點,腦科學、發育等生物相關戰略研究也離不開測序技術。"王德平透露,國家可能在今年底發布醫療、腦科學、發育三個方面的指南,作為“十三五"國家科技發展戰略任務來考慮。
值得關注的是,雖然我國在基因測序技術開發等方面已經取得一定成果,在上的地位也不斷提高,但行業整體仍然存在諸多問題。
上海生物信息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丁國徽表示,目前,測序產業市場競爭中缺乏行業標準。比如數據質控標準、儀器認證體系標準等,尤其對于臨床來說,更需要嚴格的指控標準體系。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吳東平也持類似觀點:“目前的測序服務公司雖然很多,但由于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,利益所迫,大有陷入價格戰的趨勢。"
另外,北京大學工學院教授陸祖宏還指出,國外基因測序技術產業風生水起,非常注重政策和資本的跟進,而國內基因測序產業發展不易,做國產測序儀更是困難重重,相關領域學科間交流與協作欠缺,存在體制創新不足的缺陷,影響了國內基因測序技術產業的創新與發展。
中科院半導體所研究員俞育德也表示,目前國內在基因測序產業上的投資還是不足,技術創新后不能迅速跟進資本,新技術關注力度不夠,技術需要產業及資本支持。
“目前該領域投入不夠、專業人才缺乏、人才少之又少,創新能力及技術產品則更少,需要在新技術、新產品研發上更上一層樓,實現各行業需求,把各行業做大做強。" 王德平補充道。
期待協作共贏
在新的產業格局下,進一步推動基因測序技術產業的協作,已成為業內共識。多位專家表示,我國基因測序產業需要政策、資本、技術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,加強基礎研發與應用領域的密切溝通,聯合推動方能促進產業快速發展。
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盛司潼認為,任何產業的健康良性發展都需要多方合作,隨著測序產業迅速發展,各種應用不斷的開發,產業鏈正在形成。一方面,隨著測序技術的逐漸成熟,應用開發只是自然而然的過程;另一方面,基因測序產業的機會來了,任何產業發展到此,聯合推動才更能促進產業迅速發展。
在業內共同呼吁下,中國基因測序技術與產業促進聯盟也在系統推介會當天下午成立。盛司潼表示,做儀器重在技術研發,目前測序儀的核心技術大部分源于國外。成立聯盟后可以各取所長,共同進步,在技術研發上占據一席之地,遏制國外一些企業的不合理漲價。
“今后的發展需要多方合作與配合、資本層面的支持,單純依靠國家不是長久生存之道,要具備足夠的自我造血能力,用資本推動技術發展,這也是聯盟的功能之一。"任魯風補充道。
通過深入探討與分析,與會專家一致認為,聯盟應該發揮六大主要功能:保持聯盟內部成員與科技及學科前沿同步;技術發展與創新和國家需求同步;促進行業協作與交流;推動科研與資本接軌;制定行業標準;促進行業發展。
隨著國內技術的不斷創新及資本跟進,陸祖宏對我國基因測序儀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:“理想中的測序儀應當更便捷、去復雜化、無試劑、不需文庫擴增,而且讀長長、通量高、度高、成本低、更快速,也許三、四、五代測序技術不久以后都可以實現。"
[來源:中國科學報]